本篇文章2641字,读完约7分钟
在生产现场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不断有改进,不断有创新。走进一汽-大众长春生产整车制造一部焊装一车间奥迪Q5L区域侧围外板班组,了解这个有着“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的班组如何立足岗位自主创新,集思广益提质增效。
34岁的操作工闫大波手持一块小面板,放到悬置的胶枪喷嘴下方,左脚踩动地上的踏板,喷胶轻松搞定。
“胶枪5公斤,零件20克,原来得举着胶枪往零件上喷胶,时间长了手腕受不了,涂胶质量也不稳定。后来我们改为手持零件固定胶枪,并用脚踏开关代替手动,轻松多了,还提高了涂胶质量!”闫大波对这个小创新带来的好处深有体会。
一旁的班长宋景波补充道:“在生产现场发现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地献计献策,班组里的一个个小创新小改进就是这样做成的。”
挖掘生产现场的智慧,就从这样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2月23日,《工人日报》走进一汽-大众长春生产(以下简称长春生产)整车制造一部焊装一车间奥迪Q5L区域侧围外板班组(以下简称侧围外板班组),了解这个有着“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的班组如何立足岗位自主创新,集思广益提质增效。
生产现场也是提质增效的现场
在侧围外板班组,能清晰地听到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脚步声。
闫大波所在的岗位要用到涂胶、电焊、CMT焊这三种工艺。除了涂胶是手工,其他两项均由人和机器人配合完成——操作工负责上件,把大小不一的3个零件上到夹具上,随后由机器人完成焊接。
而在下一道工序,今年5月起上件的活将由机器人替代——这个岗位需要把一块两米宽的侧板放到夹具上,板很重,一个人拿不动,现在是由操作工使用一个类似推车的设备上件。
同样在下一道工序,今年春节后在机器人的“手臂”上安装了视觉系统以检测CMT焊缝质量,这将比过去的人工检测更为精准。
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意味着工人体力的消耗越来越少,甚至需要的工人也越来越少,但他们并非无用武之地——车间需要工人更多地贡献智慧。
闫大波所在的那道工序上就有个改进点:以前要把3个零件都上好后才开始电焊,后来分析发现,放完前部的一个零件就能焊,另两个零件的上件与电焊可以同时进行,这样可以省下几秒的时间。
“我们的节拍都用秒来计算,这个工位节省几秒,那个工位节省几秒,加到一起就省老多了。”工段长刘勇说。
另一个需要工人贡献智慧的是消缺。比如,闫大波在生产过程中发现,CMT焊丝熔化中会有小的飞溅,产生焊渣,影响产品外观。
“如果同一问题多次出现,我们会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奥迪Q5L区域主管付强说,“在生产现场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不断有改进,不断有创新。”
这里是生产现场,也是提质增效的现场。“一线员工的智慧是无穷的,要更多挖掘现场的智慧,如果都等着别人或者专业的人去做,生产效率的提升会慢很多。”长春生产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高启政说。
在生产中强调以人为中心
挖掘生产现场的智慧,也体现在“呵护”一线工人上。
宋景波指着身边的两个推车说:“你看,它们的高度是根据零件大小设计的,高的放小箱子,矮的放大箱子,尽量让工人搬箱子的时候能少弯腰,少花力。”
“我们在生产中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机工程。”高启政说,作为一汽-大众最老的基地,长春生产的工人平均年龄超过40岁,“一线班组的员工很辛苦,经常要搬东西,要弯腰,所以我们在车间尽量做到四少,即少抬一次手、少走一步路、少弯一次腰、少负一斤重”。
人机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通过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2月21日,长春生产召开了数智化战略部署会。“数智化”这个词,已经成为一汽-大众不折不扣的转型关键词。而为了让一线工人更好地适应车间的变化,企业也在积极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工人如果只会操作,很容易被替代。要有危机意识,要不断学习。”高启政说,“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一个工人10年前在拧螺丝,10年后还在拧螺丝,这个组织是缺乏活力的。公司给工人很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技工、技师、专家以及管理者的路都是通的。”
班组氛围融洽才有凝聚力
“宋哥喜欢钻,总爱琢磨工艺和设备改进,我们也跟着一起琢磨。”操作工程智超说。
作为班长,宋景波一直把“团结”视为班组之魂:“班组氛围融洽到一定程度才有凝聚力,才能集思广益把活干好。”
如何让班组更团结?“最起码要保证每个人工作时是快乐的。”宋景波说,每个人的心情都写在脸上,情绪有问题可能导致行动有偏差,所以班前会上班长要有观察力,发现谁有问题,要及时疏导。此外,平时要多了解班组成员的想法,跟大家敞开心扉,有事共同承担,有问题一起解决。
“还有就是班长要起带头作用,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宋景波说,早来晚走是他的家常便饭,有时候搞技改需要加班,他会让组员早点回去,而自己会一直盯着。
据长春生产焊装一车间党总支副书记兼工会主席李森介绍,这里的班组长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系统培训才能上岗,“班组的所有岗位班长都得会干,还得干得好,让大家服气”。
对于班长这个兵头将尾的重要性,高启政深有体会。去年12月那轮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中,需要员工驻厂,大家都毫无怨言地留下来。“这既体现了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和奉献,更体现了班组长、工段长的领导力。”他说,“正因为工班长们平时干活冲在前面,还处处为员工着想,关键时刻才能有感召力。”
当时厂里根据感染模型制定了生产计划,在员工健康状况允许的前提下争取产量最大化。把两个班变为一个班,延长单班次工作时间,最终全年超产700多台。“正是因为平时积累的生产组织能力在,才使得企业在面对挑战和冲击时能挺过来。”高启政说。
今年1月31日,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Oliver Blume)前来考察,对一汽-大众生产制造体系的高效、创新和精益给予非常高的评价。
高启政想起2008年第一次去大众汽车集团总部时,看到他们底盘上钉拧紧都自动化了,颇为震撼。“自动化这块德国更先进,但到了数智化时代,我们起步时间差不多。”他说,“特别是随着公司赋能体系愈加成熟,一线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立足岗位的数智化应用形成了标准化、体系化,我们在这方面可能探索得更多、走得更靠前。”
工人日报来源:https://web.app.workercn.cn/enews.html?content=369904&t=1678744931325
标题:挖掘生产现场的智慧,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
地址:http://www.nqghw.cn/nfjj/3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