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8字,读完约2分钟

中广网北京6月10日电据经济之声《天下企业》报道,经济之声评论家王思远今天点评:给中国能源公司带来了企业品牌之痛。

王思远:这个周末,国内的汽油降价了。 降价的话会变成45美分。 创下了自09年成品油新机制以来的最大跌幅。 虽然周围的朋友像传喜讯一样转发着这个消息,但最终石化双雄让大家开心的时间很少。 平时能让普通人思考他们理由的,似乎也只有石油价格。

“王思远:中国能源公司的企业品牌之痛”

本周在“中国能源经济论坛”上讨论的话题也很有意思:关于“动态竞争”中能源公司的企业品牌战术问题。 我相信很多人听了之后,和我最初的反应一样,能源公司一般给人的印象是规模大,吸金能力强。 但是,能源公司除了靠卖资源赚钱外,企业品牌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特别是中国公司?

“王思远:中国能源公司的企业品牌之痛”

许多中外大能源公司的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 除了中国的“三桶油”之外,还有国家电网、神华集团。国际能源巨头有通用电气、西门子、sk集团、壳牌、bp等。 通过与各公司的交流,可以感受到能源公司的公司品牌有多重要。

“王思远:中国能源公司的企业品牌之痛”

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品牌包括产品质量、知名度和可靠性三个方面。 对能源公司来说,产品质量有时会趋向煤炭、电力等的同质化,但在油、新能源和能源设备行业,大企业之间的产品可能存在差异。 在知名度方面,依赖公司规模、生产能力、资本实力等的信誉度是公司的社会名片,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和公共评价的直接表现。

“王思远:中国能源公司的企业品牌之痛”

如果我们根据这个逻辑来衡量中国的能源公司,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缺乏企业形象和诚信。 许多国内能源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新能源技术外,中国能源公司以前就传过能源,如电、气、煤、油等,但产品质量并不差,有时甚至优于国外能源巨头。 同样,中国能源巨头不缺乏资本和生产能力。 但是说到企业品牌和诚信,你会发现很多国外的能源巨头来到中国,人们并不那么讨厌他们,有时会有“大佬来了”的感觉。 相比之下,中国能源公司在内部留下了“垄断”的抱怨和名声,海外扩张战术也不太顺利。

标题:“王思远:中国能源公司的企业品牌之痛”

地址:http://www.nqghw.cn/nfxw/2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