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3字,读完约4分钟

中央广播电台6月28日(记者李行健)据中国之声《信息纵横》报道,张青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他是最早登陆南极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也是第一位在南极大陆越冬的中国科学家。 1985年2月,他参与选址和建设的长城站建成。 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五星红旗从此飘扬在地球最南端的白色大陆上。

“[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张青松(左)接受了中广记者李行健的采访

冰雪、企鹅、极光……这是张青松接受考察任务时对南极唯一的认识。 直到1980年,南极洲对中国科学家来说一直是纸上的传说。 张青松说:“1979年12月,我在青岛,刚参加青藏考察,几天后接到紧急电报,说‘我马上回北京,有海外任务’。 业务长告诉我,到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视察访问需要两个月。 从接受任务到出发只有两周,具体任务也不清楚。

“[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张青松后来获悉,澳大利亚政府希望邀请两名中国科学工作者到澳大利亚南极站进行视察访问。 以此为契机,他与另一位中国科学家董兆干成为中国南极科学考试的先驱。 张青松说:“当侦察兵,我很幸运。 去南极视察是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夙愿。 那时,我隐约知道去南极是件危险的事。 例如,风很大,很多飞机发生了事故。 ”。

“[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出发前,张青松在给党支部的信中写下了这句话。 “这次南极之旅,我一定会取得最好的结果,平安归来。 万一我没回来,请不要把我的遗体送回去。 我将永远留在那里,作为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第一次考察南极的标志。 ”。 张青松坦言,当时我国科学家努力有余,能力有限。

“[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首次登陆南极的兴奋,在漫长的归途中结束了。 根据地理书的记载,南纬45°至55°多年来西风盛行,素有“咆哮50°”之称。 狂风巨浪,足以推翻所有的梦想。

“[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这次南极的“破冰”之旅,打开了中国科学家向极地求索的大门。 张青松说,南极是科学试验的宝地,甚至会使科学工作者中毒。 他发誓“再也不去了”,立刻“后悔”。 张青松说:“戴维斯站有无冰区和湖泊的堆积,是环境变化的标志。 我向澳大利亚南极局局长提交了,我还想再去。 从科学研究的立场来看,我也应该去。 之后,我拿了十几箱标本回来,邀请朋友一起合作,写了18篇复印件。 这是中国第一个南极研究成果。 ”。

“[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一位中国科学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同,并不等于中国极地考察水平的国际化。 尽管有18篇论文,“张青松们”还是南极的“客人”。 张青松说:“1981年中国申请加入南极条约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 但是,据说只有会员国,不是协商国,没有表决权。 要想拥有南极条约的地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要自己的南极科学考察站,需要独立的南极科学研究计划。”

“[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 之后,张青松作为中国南极考察队的副队长,打算第三次登上南极大陆,在南极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考察站。 张青松说:“当时我国没有破冰船,南极半岛周边的冰情比较严重,所以暂时改为乔治王岛。”

“[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1985年2月20日,乔治王岛建造了新的“长城”,中国拥有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从此,中国正式加入了南极科学考试国际俱乐部。 短短30多年,拥有自己的“雪龙号”破冰船,也拥有“雪鹰601”极地固定翼飞机。 登上南极、跨越北极、登上青藏高原的张青松也感叹极地科考的迅速发展。 张青松说:“现在南极有中山站、昆仑站,北极有黄河站,研究范围远远超出了我的知识范畴,这是快速的发展。”

“[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南极考察是科学探索之路,也有为国际合作“破冰”。 这片远离人类美丽世界的净土,目睹了科学家们的坚韧,记住了守望的帮助,超越了国界。 张青松的同事突然心脏病发作,美国飞机实施国际救援的我国“雪龙号”科学调查船也帮助了被困的俄罗斯南极调查船。

“[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目击者说

张青松:中国南极考察近40年,这40年发展很快,进步很大。 以前没有破冰船,现在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二条破冰船,明年就可以下水了。 没有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扎实的健康,很难想象会迅速发展。

标题:“[见证]张青松:登上极地科考的“破冰船””

地址:http://www.nqghw.cn/nfxw/2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