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43字,读完约5分钟
光明日报记者张蕾徐畅
“我们这里的收藏,最年轻的也是几千万年。 ”。 进入中国地质博物馆之前,解说员说了一些有趣的话告诉记者。
这句话不假。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建于1958年,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多平方米,馆藏地质标本涵盖地质学各行业。 其中有国内外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古代人类化石,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生物化石,巨大的“水晶王”、世界最大的方解石结晶洞、巨大的萤石结晶簇标本、美丽 锑矿所在的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厅、史前生物厅……进入中国地质博物馆,就像进入浓缩的地球和生命科学的历史一样。
我们的参观将从三楼历史上的生物厅开始。 该展览室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向观众介绍生物快速发展的历史和各地质时代常见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发生、进化和灭亡的过程。 “这是一个小大厅,里面包含着艺术化的化石精品墙、可以交互操作的简单的生物分类查询系统、以及化石相关基本常识的介绍。 那里陈列的第一个复制品包括最初的生命、生物大爆发、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脊椎动物的出现、生物登陆、生物大量灭绝、恐龙和鸟类、哺乳动物和人类。 ”。 解说员介绍了。
“这根棍棒的叠石很漂亮,和早期的生命有什么关系? ”面对记者的疑问,解说员表示:“现在比较可靠的早期生命化石是35亿年前的细菌化石。 当时,泥沙被细菌、海藻等夹在中间,以石板的形式出现。 看,这块榻榻米上有一点棍棒类,但肉眼不太注意。 ”。
在矿物岩石厅,记者遇到了来自吉林长春的二年级学生王子奇。 由于新冠对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东北学校很早就放寒假了,妈妈带着孩子来到了北京的“刷子”博物馆。
“这里有两个‘水晶球’。 猜猜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 解说员向子奇提出了一个问题。
“嗯,让我猜猜……这是真的……”
“击中了! 左边是玻璃,右边是水晶。 怎么鉴别? 请看球后面的字。 因为水晶是非均质体,玻璃质量均匀,所以有重影的是水晶,后面的字看得很清楚的是玻璃。 ”。
矿产岩石厅首先根据矿产分类进行展示。 在这里,观众可以欣赏到绿色孔雀鱼、多彩萤石和黄铁矿、蓝铜矿等美丽奇特的矿物岩石展品,了解它们的成因、产出、分类、特征及有用性,还可以参与体验一些矿物岩石展品的探索性操作。
在陈列着雌黄和雄黄两种矿石的柜台前,讲解员讲了一个小典故。 “雌黄和雄黄两种矿物质经常在一起产生,‘嘴里流出的雌黄’一词来源于此。 在古代,人们写字写错了,没有橡皮和涂布液,怎么办呢? 用雌黄磨成粉,铺在黄色的纸面上,等字干了再继续写。” 没想到在博物馆知道矿物质的用途,还能学到这么爱好的小知识。
“哇! 好美! 你看着这光泽,还有这质感、纹理……”当我听到中国地质博物馆宝石厅的名声,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我们不禁对陈列在眼前的奇珍异宝感叹不已。 据解说员介绍,这里主要展示宝石、玉石、有机宝石和饰品用贵金属。 其中,宝石部分陈列着被称为“世界四大珍贵宝石”的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各种中低级宝石。 玉石部分给出了玉石的品种、应用及评价。 有机宝石部分是介绍有机宝石的种类和应用的珠宝贵金属部分,教给观众一般使用的贵金属的材质和加工技术。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玛瑙、翡翠、奥波兹、托帕兹等众多珍宝之间,被灯光照耀发出耀眼光芒的金块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狗头金因发现最初的形状和狗头很像而得名。 别看这么小的狗头钱。 重量会在7斤以上。 ”。 “这么重啊。 为什么中间有裂缝? ”。 “当时传说兄弟俩发现宝物后,想一个人分割成两半留下。 ”解说员笑着回答了观众的提问。
现在的馆址建于1958年,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历史无法从这里计算。 据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姚义川介绍,1916年7月,18名中国人自己培养的首批地质学子毕业,当时的“学生成绩展览会”孕育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原型。 从那以后,在100多年里,博物馆继承了工资,人才辈出。 “抗战年间历经多次转移、磨难,在北京、南京、重庆建馆,始终作为独立的科学机构存在,发展迅速。 从此出了章鸿铉、丁文江、翁文滩、高振西等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48位两院院士和众多优秀的科学人才,这在中国地学界乃至整个科学机构中是绝对不存在的。 ”。 姚义川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悠久历史,带动了中国地球科学和地质事业的曲折迅速发展,也凝聚和堆积了丰富的自然精华和无形资产。
确实,在这里面对地质标本,觉得自己在与自然对话,与亿万年的地球历史对话,与自己的心对话,并得到人生的启发和感悟……所以,还在等什么呢? 来中国地质博物馆,和我们一起穿越时间隧道,探索地球和生命的快速发展史吧。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5日08版)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建于1958年,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多平方米,馆藏地质标本涵盖地质学各行业。
标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跟亿万年的地球历史对话”
地址:http://www.nqghw.cn/nfxw/2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