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22字,读完约18分钟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已是第100个年头。 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充满苦涩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科举还能大致体现社会的公平,但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吗?”
一年前,联合国负责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来到中国考察,离开时,她留下了一个评价,说她当场呛了所有的报道者。 “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
2005年2月,5名与湖南省教委原党委书记朱尚同等的教育界老同志在媒体共同撰稿追究中国教育公正问题时,文案提出了空前的尖锐问题。 “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孩子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加了呢? 他们都合格了吗? 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这是理所当然的,还是感到汗颜? ”。
2005年3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的短评,文案引用了新出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报告》,指出清华、北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作者评价说:“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如果教育反过来扩大社会差距,那不就是偏离了本来的目的吗?”
2005年春天,“两会”、“教育公正”的呼声和建言不绝。 最引人注目的是武汉大学博导洪可柱领衔的3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春秋二季高考”改革建议。 在广州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洪代表再次严厉地说:“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和谐社会。”
教育当局受到的压力确实特别大。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他还说:“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进一步改革教育投资、计划和政策。 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件,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
“三大不公平”困扰教育
梳理人们对当前教育公正性和公平性的各种疑问大致有三个层面。
首先是城乡教育机会不均衡——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目前,城市生活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分别是农村生活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南京学者张玉林研究了北大和清华20多年来的招生情况,情况惊人,以1999年为例,两所学校招收的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有17.8%,占农村生活人口和全国总人口的近70%,形成了鲜明的应对。
其次,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不公平。
对普通国民来说,国家正义最重要的象征之一是最高学府向各地国民公正敞开大门。 但是,现实是很多省份的孩子要考上名牌大学,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的心血多得多。
关于这个招生目标怎么产生? 遵循什么标准? 很多大学校长自己也无法解释。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高招生指标分配不可搞地域歧视”,引起公众热烈关注。 《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大等知名大学的负责人,他们承认招生指标确实存在各地的不均衡,但在询问“公平与否”时,大多模糊了。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不满足定额,西藏学生就不能读北大。”现行制度规定:“从确保各省最好的学生进入国家最好的大学的意义上来说,这是公平的。”
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说:“对于清华大学、北大、复旦这些国内顶级大学来说,给一个省100个名额,给另一个省50个名额,哪个公平,还不能说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
另一方面,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回答决定:“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所以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比较多。” 王宣布,大学在一定的自主权限内,通常优先考虑大学所在地。
但是,公众显然没有认同校长们的意见。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89.3%的人认为,目前全国要点大学招生指标的分配不公平。 有人批评说:“这是以‘扶弱’的名义进行的‘济强’的果实。”
在今年春季的“两会”上,来自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关于“高招制度”改革的知名议案中,对目前招生配额不公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制度20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省的学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100人,在北京市为500人以上,招生人数两者相差5倍。 湖北省总人口7500万人,北京市总人口1500万人,相差5倍。 也就是说,如果在同样的条件下,湖北省只有一个招生指标,而北京市却有25个指标,这是多么严重的不公平啊。 据统计,湖北考生到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高160分! ”
学者张玉林也解剖了“清华”神话:在过去的20多年里,清华大学在北京市投入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苏、皖、鄂、川4省的总和,2001年占其招生总数的18%,而当年北京高中毕业生人数为全国总量的0.9%。 结果,必然会造成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巨大差距。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也指出:“配额制大多偏向弱势群体,只有中国现代高考相反,公然照顾着强势群体——大城市的考生。”
除了城乡差异和招生指标不公正外,还有一个不公正。 它是由各种特殊的招生手段引起的不公正,经常和“教育腐败”联系在一起。
朱尚同等的“湖南教育界五老”注意到,目前高校招生有几类减分录取。 一个是“定向生”,省属大学按照规定的录取线下降20分,“行情”不同,至少1.5万元,部分要点名学校达到10万元以上。 虽然“定向生”不是“定向”,而是已经公开的秘密,但这样的虚假指标依然年年由有关部门精心出台。 第二是“二级学院”,各学校的入金标准不同,大致在3万元左右,录取线根据生源数量,可以下降100分,越来越多。 四是“专升本”,向专科生要钱,出卖本科资格,通常在1万元左右。 简单地说,这种行为只不过是“卖分数”三个字。
许多家长还注意在高校招生过程中,经常让“在线”的人数多于最终录取人数,从而产生较大的“弹性空之间”,让有特殊背景的考生优先进入。 关于“机动指标”、“保洁生”、各种“特长生”的趋势,大多数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 近年来,湖南隆回一中“保送生”的舞弊行为、上海交通大学“招生黑幕”、西安市大面积“体育特长生”的舞弊行为只是冰山一角!
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差距
“三大不公平”令人头疼,无疑大大提高了贫民窟孩子的升学门槛,增大了向上流动的障碍。
要上大学,现在不仅要智力和勤奋,还必须比较身份、户籍、关系网、财力。 教育应该是推进社会公正的利器,为不分贫富贵贱的国民提供了改善命运的愿景,但面对“三大不公平”,教育之光暗了下来,失去了以前传承的价值体系所赋予的道义色彩,反而是阶层的辣妹。
中国社科院2004年7月28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处于社会特征地位的阶层,其子女的职业继承性明显增强,调查数据显示:“干部子女担任干部的机会比普通人高2.1倍。”
对此,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表示:“户籍、就业、人事三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和教育制度的不合理,阻碍了社会潮流、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
专家们还指出,中国经过10多年的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趋于公平、公正,而中国教育的公正性正在恶化。 国民占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造成公民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不平等,是社会合理流动的最大障碍之一。
学者张玉林用讽刺的笔墨表示:“近十年来,大中城市的要点学校教师可以到‘新马泰’旅游,标志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富裕和潇洒,无数受工资‘拖欠’的乡村教师在各地的访问队伍中组成了备受瞩目的群体。”
乡村教师这个社会从以前开始就承担着社会整合作用的力量,现在已经向“不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明显是一种“不祥的信号”。
“现在,这种不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在世界上也很少见。 ”。 学者陆学艺感叹。 学者朱学勤也指出,高中是教育的最后一站,以牺牲以往阶段客观存在的教育不公为代价进行弥补,尽量修复前衍,为什么要人为地继续扩大教育不公现象?
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
我们不禁要问:那些制度上的缺陷,造成了高等教育行业的不公平,农家孩子难考上大学,外省青年难进大城市的名校,富家孩子总是变着花样进入学位?
许多研究者指出,中国目前的这种“教育不公平”体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优先方向”的构想的残余。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的调查,2002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5800多亿元,其中用于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生活人口的投资为77%,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生活人口仅得到23%的教育投资,
相关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学校制度使农村儿童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未能吸引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参加高考。
另外,令人困惑的是,中国高等教育获得的公共资源远远多于基础教育。 为了建立所谓的“一流高等学府”,亿财政资金经常投向学校条件相当好的大学,农村中小学危险教室改造的经费必须通过农民集资的方法处理。 也就是说,要建成堂堂正正像样的大学,其副产品可能是乡村中小学的疲累! 从数据来看,我国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美国为1∶3∶2。
另外,注意者还指出,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和财政官员都有人为制造“积分”的偏好。 因此,我们听说,普通中学需要10万元的可支配经费,必须面对130万元正常驾驶的指控。 其附近的积分中学可以获得1000万元以上的“教育现代化工程改造”资金,而在同一城市,积分中学的教职工收入有可能是附近普通中学的五六倍以上。
农村地区也是如此。 县里的大部分高中教育经费一般都投入到一两所高中,想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才,结果是“立一杆子,落一大截”。 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受到城市赋予的不公正,而且可怜地将这种不公正的模式复制到了自己的体内。
这种行为的逻辑是什么? 最大的可能性是,教育资源的统治者们倾向于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名校、要点学校,合作“致富”的风气越来越加剧。 在某省,财政部门每年拨款50万元用于一所积分中学,以换取本系统孩子们优先入学的机会。
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广泛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城镇居民偏学校级的教育政策明显失去了现实的合理性。
对此,中国政府明显意识到,教育部日前表示,将教育投入增长部分放在农村首位,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公平性。 在高等教育阶段,力求建立完善的国家补助体系……这不能说是个好的开始,但距离问题的公正处理还有很大的距离。
注意: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叫嚣近20年,直到1998年底,教育部才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建设中国特色招生考试制度”。 此后,全国相继形成了“3+2”、“3+综合”、保育员“综合能力测试”等多种招生考试。 但是,改革没有涉及到谴责最多的招生指标地域分配不公平等重大问题。
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对《南风窗》坦率地说,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只具备形式上的公平,但实际上是采用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方法。 这就出现了各省合格率和分数线的巨大差异,加剧了地区间业已存在的教育不平等,不利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中西部崛起的国家战术。
洪教授尖锐地指出,国立大学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政府财政维持,应该对全体人民平等开放。 现在,一所大学以支持落后地区的人才培养为借口,制造分数差异。 “其真正目的是为了维护大城市的特权利益和小团体的特殊利益”。
对于中国教育改革历来存在的“幻想性”,2005年元月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辞职的陈丹青教授在其辞职声明中出现了这样的鞭策——
最近,教育改革的各种“药方”,都是从西方先进经验转移过来的。 但是,容易实行、难以见效的是,西方体制背后的深层结构——学术自主、教育私立、市场机制等——中国没有一个储备,只能单方面引入“教条”,单方面谋取私欲,然后,窃窃私语的画虎 50年的文化断层、教育落后、行政结构尾巴不大、知识储备浅简陋等历史包袱,没有本质上的转换,兼有“药、症”的同构作用,各一般教条如火如荼,过犹未能增加病源
也有人把教育体制称为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 显然,它无法掩盖簇生的裂缝,也无法阻止许多人质疑和谴责它。
警惕系统末端蔓延的腐败
制度缺陷长期得不到纠正,自然会滋生大量腐败行为。
中国的教育腐败发现得晚,规模大。 可以说,各种教育腐败将积累的教育不公平性推向了令人难堪的新水平。 它几乎把人们尊敬的平稳衬衫撕了下来。
2004年,教育领域位居中纪委调查报告的“五大腐败重地”。 河南省濮阳县高考作弊事件、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招生异常事件、北航南宁招生“丑闻”……都让中国教育的公平性深感担忧。
研究人员另一方面指出,由于历史沿革,从50年代开始,中国教育在绝对垄断中,不仅严格管理学校的体制、管理体制,也严格管理教育思想、教育文案。 然后,由于财政来源的多样性,使相对不足的资源向特权阶层倾斜,从而使国家教育远离均衡的目标。
乱相包括中小学的乱收金和乱校学。 所谓“有趣的课”、“特色班”、“名校民办学校”、“二级学院”不是大蚕食的公共优势。
对大学来说,近年来在招生录取、学科设置、物资采购、建设工程、干部录用方面,猫也很多。
很明显,中国的教育不是以前的“清水政府”。 但相关监管、约束措施未及时跟进。 使教育界对权力的制约落后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 从小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国很多大学,非教育行政后勤人员的比例超过了60%以上。
此外,许多人忽视了教育腐败已经存在于基础设施和招生等比较明显的环节。 教育界内幕称,腐败已经渗透到教材教辅环节——对追逐利者来说,这里有巨大的金矿。
据南洋教育集团原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介绍,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消费的钱估计将突破1000亿元。 根据2004年8月公布的四川教材回扣方案,教材和教育补助的回扣率约为30%左右,按这个比例每年有300亿日元以上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
任先生还报告说,10年来的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但是,这些乱收费项目,不包括指定教材和教辅的回扣,所以加上这个数字,10年的教育乱收费应该是5000亿元!
这个数字足以养活庞大的分利集团,阻碍真格的教育改革——这确实是一个比5000亿元的贪污浪费更可怕的事件。
“教育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失控。 》《展望》周刊最近在讨论“陕西省3年有7位厅长倒台”的问题时做出了这样的结论。 结合这些教材回扣的问题,高官的腐败引人注目,但最可怕的是,某种腐败的气氛蔓延到整个系统,最后变成无形的,所有人都隐含的有序化运营。
如果各班主任、课任教师进入“卖书提成”环节,成为进入教室的“零售终端”,享受提成带来的利益,那么所谓的“师道尊严”如何建立? 腐败将进入教育生活的血管和神经末梢!
所以,记者表示,阻止教育腐败最重要的不是有阻止行为意义的个人腐败,而是阻止可能发展成规则本身的系统腐败。 比“害群之马”更大的威胁是悄然流行的“马传染病”。 制止教育腐败的目的不仅是恢复教育的公平性,更是恢复旧的“师生伦”:教师的“束修”必须来自“传道、上课、解惑”的努力,关于销售教材和文具的“营业员工资”,
使教育议题回归时代中心
改革“教育公平”的呼声迫在眉睫——有许多值得聆听、尊重和沉思的声音:来源于广大民间,来源于富有良知和责任感的市民们。
我们不能忘记4年前“高考学生起诉教育部”的诉讼。 这开了公民参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先河——
2001年8月,山东青岛市3名高中毕业生牦牛等起诉教育部高招计划违宪。 她们认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包括平等权和受教育权,但教育部这种行政行为,根据地区不同而限定招生人数,直接侵害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广大考生的平等教育。
这场诉讼以栾倩等人的撤诉告终,但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动荡。 随后,山东宣布取消省内各地区分数线差异。 这就是中国招生指标松动的开始。
4年后,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完善高考制度”的建议,包括“取消地区指标、高校联考要点、全国统一录取线”等一系列复印件。 提案发表后,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一时各地报纸纷纷发表专题文章进行讨论。
春天开始以来,积累了越来越多温和或激进的改革呼声,回响着。
湖南省“教育界五老”提出,在国家预算法中,国家每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应低于4%,要严格规定农村对义务教育投入的适当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崔琳在今年春天的“两会”上提出,农民工子女上学收钱应该和当地学生一样。 公立中小学必须尽快吸收农民工子女成为上学的主渠道
知名教育学家杨东平提出,大学可分为国立、省立、市立,其中国立大学向全国公平招生,地方大学倾向于当地生源。 杨还认为,中小学的“要点学校”制度完全违反义务教育法,带来强烈的择业热,应该停止。 保生、特长生、定向生、国防生、三好生加分等政策,也应废除。
以网络论政而闻名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从农村开始实行9年义务教育是完全免费制。
广东民间教育家信力建认为,只有至少建立省级以上公共财政,实现教育财政分配的整体均衡,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或国民教育。
呼声很高的教育改革号召还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中央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区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行政部门只能按照《宪法》和《教育法》投入学校,进行宏观规范,不能用政策方法进行具体的干预和寻求利益。
――大学应实行行政学校分离的制度,鼓励自由和创新的学术研究
——改革高考方法和文案,压缩考试科目、天数,增加高考次数,推进能力考试,减轻学生负担,考试由民间机构组织,招生由高校自主。
――尽量利用社会资源办大学,取消高考招生、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民办教育的歧视
——在城市流动的农民子女必须在所在城市平等就学。
――立法规定社区参与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那就是,人们向教育制度大声呼吁的是新的“公共性格”。 是公平供给、公正选择、公开执政的新型国民教育体系。
洪可柱教授热情呼吁:“教育的改革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深刻利益,有理由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革,吸收最多人的道德热情和智慧,共同铸造透明、法治的公共教育制度——和谐社会的理想寓于其中。”
“有教无类。 ”我们期待着开展“教育公正”运动,将平等的受教育权回到时代议程的中心。
标题:“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
地址:http://www.nqghw.cn/nfxw/2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