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9字,读完约3分钟
中央广播电台滁州1月17日(记者张宣剑) :“如果贫困者想在东陵村创业,租我们合作社的小屋,合作社只收1000元的价格。 合作社可以种植草莓、葡萄和桃。 通过创业可以致富。 另一方面,如果不想在这里创业,选择在合作社活动,一天70元,一年下来也就是万元的收入。 ”。 陈冠玉说。
东陵村位于凤阳县西南8公里,北与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皇陵隔一堵墙,是李克强总理曾经插足农村的地方。 东陵村总面积8.0平方公里,总人口4622人,包括13个自然庄、26个村民小组、1089户。
今年74岁的陈冠玉是滁州市凤阳县大庙镇东陵村新农村建设资金合作合作社理事长。 2008年陈冠玉联合村几个粮食大户,在全县成立了村级新农村建设资金合作合作社,利用员工闲散资金,通过资金合作的方法抱团快速发展,为本村贫困人群脱贫提供资金支持。
东陵村有51户贫困户,这51户贫困户全部纳入资金支持专业合作社,参与利润分红。 截至目前,合作社帮助20户贫困家庭就业脱贫,以6户贫困家庭为成功脱贫致富的东陵村创业培训基地,近3年在东陵村举办了6次各类培训班,培训各类人才1000余次。
要真正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贫困的思想,过去贫困者应该依靠政策摆脱贫困,但现在应该改变这种思想,让他们积极摆脱贫困,通过创业,用自己的努力来摆脱贫困的帽子。 陈冠玉心的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者脱贫的好方法,大多数情况下贫困者必须自己努力。
从2008年至今陈冠玉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工资,在成立合作社的前期陈冠玉也面临过各种挫折阻力,但不想放弃。 在这个朴实的农民心中,开工就没有回头路,咬咬牙也要成立资金支持合作社,无论如何都要帮助村民脱贫。
“我们想做的是通过产业摆脱贫困。 现在,不能通过所有的依赖政策摆脱贫困。 你自己不努力不能只依赖政策。 只有贫困者的思想发生了变化,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 ”陈冠玉向记者介绍说,资助合作社在草莓屋的收益在2万元左右,如果贫困者承包塑料大棚,一年的净利润将接近2万元,是脱贫的好方法。
见到陈如芬的时候,她在草莓屋忙碌地生活着。 对陈如芬来说,最自豪的应该是长女考上了凤阳中学(凤阳当地最好的高中)。 几年前,她和清闲的丈夫离婚后,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非常贫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了解情况后,陈冠玉让她来资助专业合作社工作。
“最初是种植蔬菜的,合作社邀请大学生来帮忙建设草莓屋,然后慢慢开始干燥。 也没有以前住的地方,现在在凤阳县城买了房子,女儿也考上了最好的高中。 这些都要归功于陈冠玉董事长和资金合作社。 ”。 陈如芬说。
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东陵村资金合作社的员工从20人迅速发展到现在的320人,员工入股资金从8.9万元变为130万元,大棚设施等固定资产总额约320万元,年利润达到80万元。 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800多亩,其中果林园300多亩,大棚草莓蔬菜60多亩,花卉苗木130多亩,高效农作物300多亩,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1个,3套连绵的大棚
标题:“【平面媒体发稿走转改】滁州东陵村:明皇陵墙脚下的脱贫致富新途径”
地址:http://www.nqghw.cn/nfxw/2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