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1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王睿)每当雨季来临,少部分地区经常出现“看海”的场景,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中新天津生态城自年4月参加天津市第二次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借鉴新加坡水资源利用的先进经验,“规划领先,生态优先,过程控制,以实施为重点 晴天和干燥的日子里,可以通过“吐”来利用吸入的水。 记者昨天从新生态城获悉,截至目前,生态城海绵城市试点区域22.8平方公里,已开工49个项目,其中9个已经建成。 完成建设项目20个、设计项目20个,投资8.5亿元,占总投资的21%。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雨水的吸收、渗透和缓解作用,比较有效地控制雨水径流,自然蓄水、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城市的快速发展
明确海绵城市的建设构想
2008年,生态城将低影响开发和雨水利用的理念纳入指标体系和总体规划,通过指标和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为了定量说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生态城市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提出了22个控制性指标和4个引诱性指标。 其中,以前流传的水资源利用率超过50%,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ⅳ类水质,自然湿地净损失为零,绿色建筑100%等4个指标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了要求。
根据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生态城制定了水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雨水专项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和技术标准,使地区存在的涉水问题有了规划目标。 在这些专项规划和技术标准的指导下,生态城编制了“天津生态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30 )”,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加强雨水资源利用和雨水净化,根据各集水区域的现实情况,分别制定建设目标和措施,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 目前,深化专业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考核,并被采用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
项目建设的多路径实施
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生态城主要以三种方式实施。
首先是城市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敏感区,储备水源,保留应对较强降雨的林地、草原、湖泊、湿地,保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 例如,生态城总体规划完全保存了洋蓟运河、洋蓟运河旧路、静湖3个水系的滨水湿地,将其作为城市建设禁止区。
其次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以前流传的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采用生态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之间。 例如,管理营城污水库形成静湖,该湖为城市景观湖,也可用于汛期的排水和调蓄。
再次是低影响开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运用源头减排、中途运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透、滞涨、蓄、网、用、排等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成为城市的“海绵”
提高“海绵体”的规模质量
根据规划要求,生态城建立了海绵城市项目库,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推进了海绵城市项目建设。 生态城聘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了技术审查,确保了海绵城市建设符合标准。 并组织相关专家、技术团队要点研究生态城海绵城市项目,制定适合当地的技术方案,并对此构建了29#学校、第一社区公园和甘露溪等多项模板项目,明确了方案的可行性,生态城海绵
目前,模板项目基本完成,总结了一系列适宜的生态城市规划做法、技术措施。 下一步,生态城将在已建成的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其余海绵城市试点项目,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使生态城成为“海绵城市”的建设示范样品。
标题:“天津生态城打造“海绵城市”范本”
地址:http://www.nqghw.cn/nfxw/22541.html